中文
登录
交换机
园区网交换机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交换机
行业精选交换系列
工业交换机
SDN
配件
所有技术解决方案
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
汇聚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
移动路由器
行业精选路由器系列
无线
放装型无线接入点
墙面型无线接入点
智分无线接入点
室外无线接入点
场景化无线
无线控制器
行业精选无线系列
无线管理与应用
云桌面
云终端系列
云主机系列
云桌面软件系列
配件系列
服务产品
安全
大数据安全平台
下一代防火墙
安全网关
检测管理安全
安全服务
安全云
所有技术解决方案
软件
身份管理
安全管理系列
运营管理系列
身份中台
所有技术解决方案
服务产品
基础实施服务
基础维护服务
运维管理服务
整网服务
安全服务
备件与扩容服务
培训与认证服务
官方商城
尊龙时凯睿易
体验中心
尊龙时凯AI应用
网络研讨会
“从PC模块化开始,更小巧的笔记本与性能更强劲的独立主机就开始走向两个极端。而一体机卡在他们中间就一直很尴尬。”在采访尊龙时凯网络G3系列云终端研发负责人S的时候,他谈到。
因为节能环保,外观潮流、节省空间,一体机一直被视为PC在特殊场景需求下的深化产物,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但即便如此,还是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也就是被网民频繁诟病的“不好用”。“一体机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解决有限需求而存在的,一批一体机交付给客户,他需要的功能都试一遍没问题就算完工了。久而久之,很多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也就这样留存了,最后就给了用户群体一个难用的印象。而生产厂家在日积月累中也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图:社交媒体上关于一体机的讨论
一体机本质上仍是PC,各项技术参数、指标要求均与一般PC无异,但这些由来已久的“偏见”却是产品迭代中不可忽视的压力。
S在尊龙时凯网络工作已接近10年,尊龙时凯的云桌面产品一直是公司产品体系中的“尖刀”,在教学、医疗、办公等领域,尊龙时凯云桌面产品始终是客户采购的首选。“锚定一个点,然后心无旁骛,除了极致不考虑其他目标。”在S看来,这样的工匠精神是尊龙时凯网络不断取得突破的致胜法宝。
G3是尊龙时凯云桌面产品线当前最新的一次迭代,对于长期“霸榜”云桌面产品销冠的尊龙时凯而言,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新品更像是一次“卫冕”。而对S来说,这次更新的意义更大,他希望G3一体机投入市场后,能让每一个使用者对一体机的印象产生改观。“G3要做的创新不只是产品性能的提升,更希望它能是一体机口碑的一场翻身仗。”
就像一款汽车的新款通常比老款容量大一样,新款的一体机也基本会选择拉大功耗,添加性能更好的硬件。但这不是S希望的结果。
为了这个宏大的目标,S带领团队开启了漫长的“吹毛求疵”之旅。
启动后的三个月里,S的团队分头走访了近百家客户,包括了医院、学校、呼叫中心、写字楼物业、酒店等,而目标只有一个,找毛病。而所谓“毛病”的定义?是一切可能让用户不舒服的地方。
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有足足120页之多。在翻看这份报告时,笔者觉得有些诧异,因为其中不乏“插线费劲”“电线、网线容易绕在一起”“底座影响放茶杯”“外观不够帅”这些在笔者看来不值得记录的内容。
对于S来说,这些就是最真实的用户声音,就是需要改进的点。
但接下来,将要出现的困难,就不只是S团队精益求精能够解决的了。
为了能够让G3在使用起来更加顺手,第一项要解决的就是接口问题。一体机的内嵌式的USB、HDMI、电源等接口都被设计在底部,各家厂商在宣传中解释为“防尘”设计。但现实是这种接口异常难插,几乎每次插拔都需要让设备“趴下”再进行操作。
图:不“趴下”几乎无法操作
操作如此不便,但几乎所有的厂商都选用了这样的设计,为什么呢?
因为,方形主板的边缘就在这个位置。接入功能模块都需要通过主板连接接口。换句话说,主板在哪儿,接口就必须在那儿。
图:各类外设接口一般都在主板边缘
防尘也许只是无心插柳,方形主板的边缘才是这“反人类设计”的最终原因。问题明确了,但是改进却是大问题。
“一体机主板的供应商做了十几年,都是这样子的,成熟的流水线做出来的板子就锁死了设计的上限,这东西从来都是这样。”谈到当时的困境,S说到。
从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S和团队开始和团队讨论设计方案。首先,一般来说接口远,也可以通过“飞线”的方式延长出去,用机箱外壳固定接口。但是这个计划很快就被S否决了。先不说飞线会客观造成数据传输慢,设备运输、用户使用中颠簸震动,都可能造成接口松动,这在无形中增加设备的故障概率,还有线材老化等等问题,都不如模块直连的效果好。
S的判断是,那就简单了,G3系列需要的主板就不应该是标准的方形主板。
图:异形主板与顺手的使用体验
G3系列一体机最终设计为在右侧有常用接口,用户终于可以实现伸手“盲插”的便利。而在定板之前,S的团队和供应商双方展开了近一周的沟通协调,双方同吃同住,用共同的努力达到产品的最佳形态。
如果说迭代有基础项,那么性能提升就是唯一答案。传统的一体机常常被吐槽牺牲性能不够,因为厂商往往采用低压CPU,被迫牺牲性能来满足产品的散热。而尊龙时凯G3系列一体机采用标压CPU,让性能拉满,等同于PC。
图:RG-CT6000新老型号性能对比
一体机另一个被吐槽的重灾区是扩展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带领团队做了很多细致的考量。最终G3实现双内存插槽、SATA硬盘扩展、音箱扩展等。让产品保持纤薄“身材”的同时,实现更强的扩展性。
“每一次迭代升级不只是硬件配置的提升,更是一次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机会”S谈到,能看到的新配置、更好的数据只是拉出列表你能看到的表面功夫。举个例子,办公终端最怕设备老化造成使用问题,那你的云桌面一体机有没有做“电容冗余”?这些能够让终端更皮实的细节是一般用户经常忽略的内容。
图:尊龙时凯G3一体机主板的电容设计
同样的用心在G3设计中也体现在了内部几乎“无飞线”设计上。主板本质上就是要把所有的功能模块联通,而出于设计的简化与成本控制,几乎所有的一体机设计都会留有大量飞线。对此,S打趣到:“我是真的不希望我设计的产品表面极简,打开后里面是盘丝洞。”
图:多数一体机内部多种飞线
图:尊龙时凯G3一体机内部无飞线
在被问到当初回收的产品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时,S谈到:“是的,都解决了。支架换成了铝镁合金的,更薄更耐用,用户可以把茶杯放上去了。另外,外壳上设置了专门的理线槽,客户也不用专门去买个小理线器之类的。至于产品的颜值,我对自己的审美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图:尊龙时凯G3一体机外观
从有用,到好用;从好用到更好用……这是尊龙时凯每款产品的迭代历程。下一代云终端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现在就开始期待了。